去年《沈陽日本人圣誕節會》的時候,安部老師認識了一位高手。他是孫曉遜老師——手撕紙字畫工藝傳承人。其父為這一工藝的創始人,在央視及日本北海道、韓國等國家都有過報道。被譽為《中華一絕》,在遼沈乃至全國有一定的聲譽。
手撕紙字畫:先將字體的輪廓形成在腦海中,然后拿一張紙用手撕制而成,將沒用的部分撕掉,講究“隨彎就勢”心手合一,取材于原稿紙,五彩紙等普通紙張。
孫曉遜老師繼承和發展了這一絕技,并在字的基礎上,獨創了字畫合一:即字中有畫,畫中有字,寓字畫合一的有機結合,體現了用于探索,獨具匠心之構思,F為中國國際書法家會員,中國鄉土藝術協會理事,中國百姓才藝會員,中國熟化交易中心會員。遼寧電視臺、沈陽電視臺和中國新聞雜志社都進行過相關播放和報道。
1月9日下午3點,在沈陽新干線學;使眯^舉辦了“手撕字畫講習會”,會場里聚集了很多學生。李雙老師作為主持人開始了講習會。

主持人李雙老師
首先孫老師用投影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和從前的作品。他的工作室在中街小商品大世界,室內陳列了很多他的作品。他詳細講述了各個作品。仔細看的話,一個一個的字畫別出心裁,太精彩了!

孫老師用投影機介紹自己的作品

孫老師從前的作品

孫老師從前的作品
這次孫老師為了我們學校贈送了《新干線》手撕字畫。還有他拿來《學海無涯》手撕字畫讓學生們努力求學。

《新干線》手撕字畫

《學海無涯》手撕字畫

當場表演的孫老師
學生們也挑戰了手撕字畫。有的學生做的很好,有的學生被難倒了。但對學生們來說,都是第一次體驗了手撕字畫。

學生們挑戰手撕字畫

學生們的手撕字畫
講完后,學生們感興趣的提出問題,比如在手撕字畫上不容易的事情、孫老師在日本生活過的經驗、書法的長進等等。孫老師一個一個認真地回答。
這次孫老師的姐姐也和他一起到訪了新干線。她是沈陽日本人會的事務局長,她的日語說得非常流利。最后她給學生們講述了關于日本留學和日本生活的事情,學生們聽得很專心。

孫老師姐姐講話
安部老師馬上要離開新干線學校,對安部老師來說,這是最后一次活動。這次的手撕字畫講習會也將會成為美好的回憶。
主持人李雙老師談了感想:孫曉遜老師這次的手撕紙字畫的表演,讓同學們嘆為觀止。作為第一次了解這項藝術的學生們來說充滿著新奇和不可思議。手撕紙字畫講究的是“隨彎就勢”心手合一,取材就只是原原本本的一張紙?梢姽Ψ蛴卸嗌詈。孫曉遜老師在繼承這項絕技的基礎上并付出了字畫合一:畫中有字,寓字畫合一的有機結合,體現了勇于探索,獨具匠心的構思。讓人發自內心的贊嘆和佩服他的能力。他說:手撕紙字畫不像剪紙,書法,繪畫等被大多數人所熟知,但是他會好好把這項藝術做的更好,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感受這項文化藝術。最后他也給予學生們一些期望,年輕人,這個時候就是多出去走走,看看學習,了解更多的新鮮事物,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。
李鴻雁教學總監的感想:非常幸運參加孫曉遜老師的“講習會”,開始聽說手撕字畫的時候充滿了好奇,親眼觀看之后感到非常震撼,完全是通過雙手撕出書法字和畫,達到了字畫合一的效果。這不僅需要書法功底,還需要豐富的想象力。然而最重要的是長期的不厭倦的反復練習,這就是孫老師提到的“定力”。在這個信息泛濫的社會里,我們都喜歡吃快餐,到手的新聞快速的瀏覽,卻沒有耐心去細細品味某一件事情、某一個事物帶給我們的那種快樂美好。希望我們能夠去尋找自己喜愛的東西,細細的享受它帶給我們的充實感。
孫延良先生(以前的學生)的感想:曉遜老師是我的本家,曾經一起參加過宗親聯誼會活動。他的手撕技藝承繼于父輩,但多年以來仍不斷學習和創新。手撕字畫融書法、剪紙和繪畫于一體,靜心、冥思、手隨心動,字中有畫,是為一絕。曉遜說話直率而幽默,平易通俗的講解、展示手撕技藝,在課堂上博得孩子們的陣陣掌聲。讓我們吃驚的是,他能熟練地說日本話,也會唱日語歌曲。其實,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歌曲,有不少是日語歌曲翻唱來的。曉遜的門店在中街,據說安部老師逛店時與他認識的。
緣分,就是不經意中獲得的意外收獲。
在這次孫曉遜手撕技藝講習活動中,還結識了曉翎女士。巧合的是我們有共同的經歷;謴透呖己蟮氖着髮W生,她一直從事中日交流活動,日語是本行,退休后也在學習英語。大家有走出去的愿望,但不會外語只能跑馬觀花。中國人走向世界,世界各國也接納中國人。同時,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在學習漢語。深入了解更有利于人類和平和發展進步。
